今年由於通膨風暴蔓延全球,各國央行不得不緊急暴力式升息應對,與此同時,經濟衰退的疑慮也日益增溫,馬斯克(Elon Musk)也認為經濟衰退很快來臨,那麼究竟要怎樣的情況才符合經濟衰退呢?
一般最為簡單的經濟衰退定義就是連續2季GDP收縮則為經濟衰退,這是由經濟學家Julian Shiskin在1975年提出,但實務上,通常會以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認定為準,而NBER的標準包括連續的GDP收縮,但同時也包含其他因素,具體來說,需要「經濟活動顯著下降、蔓延到整個經濟體、並持續數月以上」,也就是對應深度、廣度、時間跨度,三者皆是NBER的考量範圍,一般情形下,三者皆須達到顯著程度才會滿足經濟衰退,但在極少數情形下,如2020年2月到4月,雖然持續時間短,但當時遭到疫情突如其來的嚴重打擊,造成經濟的嚴重打擊,深度及廣度兩項指標皆相當明確,因此仍然符合經濟衰退的定義。
NBER會對經濟景況做出定義,標示出當時的經濟處於擴張或衰退等時期,但由於NBER是事後才定義該時期的狀況,並且沒有固定的公布週期,因此在投資上其實很難做為依據,這時我們可以觀察另一項指標,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所發布的經濟綜合先行指標(CLI),CLI依據股市指數、加班時數、新訂單、原物料價格等等各項經濟數據加權計算得出,由於多項經濟數據為預測為來經濟活動的先行指標,因此有一定的參考性。
CLI走勢圖(圖片來源:OECD)
CLI的長期平均值設定於100,投資人在使用CLI時可觀察其走勢變化,判斷未來的經濟活動擴張或是衰退。2022年11月的CLI是98.3,自2021年8月的相對高點101.5已不斷下滑,表示經濟活動不斷往衰頹的方向緩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