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大盤不斷下跌時,這部電影分秒幣爭成為了話題,主要描述1997年韓國經濟一片欣欣向榮,而在舉國歡騰的氛圍中,亞洲金融風暴卻悄悄崛起,後續導致非常慘烈的狀況。在同樣屬於亞洲國家,且產業類似的台灣,或許也當引以為戒。
故事主要分為三個支線
第一個支線:中小企業: 韓甲秀
在小工廠的廠房老闆「韓甲秀」努力經營之下,終於獲得了大型百貨公司的青睞,迎來此生最大訂單,但百貨公司使用的是支票付款。甲秀並不知道韓國經濟體系即將出現問題,銀行倒閉將會導致百貨公司無法兌付支票,所以當百貨公司倒閉跳票時甲秀也無法向原料商償還大筆貨款,許多工廠也出現類似現象,甚至有人選擇輕生。
第二個支線:禿鷹投資客: 尹晶鶴
一位年輕的金融分析師尹晶鶴,在舉國歡騰當中提早聽到電台播出許多小企業破產而陷入絕境的家庭,於是意識到不對勁,自己馬上提出離職,離開金融業,並以低於市價的方式購買大家變賣的房產,且做空韓國經濟股市。
第三個支線:國家財政高層、貨幣小組: 韓詩賢
貨幣政策小組組長韓詩賢,聲稱韓國即將在一周內耗盡美元存底,無法維持韓元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政府高層為了不讓韓國經濟崩潰而召開緊急會議,但政府高層與貨幣小組韓詩賢雙方因為立場不同,導致最後還是爆發危機。
歷史不一定會重演,但會極度相似,為了能夠避開風險,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定律
1:景氣大好時,人們會傾向過度樂觀,此時銀行會開始過度超額借款,或借錢給還不出來的人,造成樂極生悲的事情發生。
2:當風暴來襲時,避險策略的布局是需要的,當系統風險發生時,運用美元與黃金做避險的動作,或是保留一些現金在手上,都將會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