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關中國大陸經濟急速墜落,前景黯淡的說法,其實都遺漏了諸多微妙的轉變。
毫無疑問,近月來大陸的經濟數據的確難看。大陸基本產品出口額疲軟,房市仍是有待解決的大問題,當局仍堅持疫情「清零」政策,也阻礙生產力回升。
雖然最近當局已採取行動拯救地產業,並稍稍放鬆嚴格的防疫措施,但諸如營建、鐵路與紡織等舊產業的投資,還是無法挽救大陸經濟恢復以往的成長速度。所以地產業占資本支出的比重持續下降,上周數據顯示今年已減少8.8%。
然而投資人不應該看到諸多利空消息,就誤認為大陸當局之前改變經濟發展的方針是錯的,不能只看當局能否扭轉出口及房市頹勢,而是應該評估當局在工業科技與製造業的努力,能否取代萎縮的房市及出口產業。投資人必須更深入挖掘諸多資訊,才能看到極為不同的真相。
今年1-10月政府對高科技製造業的投資額比去年同期激增23%,成長率遠高於其他產業部門。電力與通訊等設備的投資額成長近30%,平均每位勞工提供的研發支出也持續增加;凡是生產太陽能電池、無線基地台、工廠自動化及鋰鐵電池相關設備的企業,營收都大幅增加。
大陸轉向生產更好、更有價值的產品,早已不是新鮮事,只不過一直被各界所漠視。當局一直聚焦於提高成長品質,推動與「2025中國製造」類似的產業政策,致力於科技自給自足,新的「十四五規劃」也以提昇關鍵性工業科技為目標。
現在這些產業逐漸能夠對整體經濟提供更多的加值,以抵消房市走下坡的衝擊,地產業資本支出減緩雖對經濟成長不利,但提昇高品質製造業將能彌補此一漏損;而且即使經濟承受短期痛苦,但當局仍能掌控成長的速度。
企業界也擴大投資,配合這幾項焦點政策。瑞銀最近對大陸企業財務長所做的調查顯示,企業普遍都在考慮增加製造類資本支出,投資將集中於提昇設備、研發、建構供應鏈,並登上更高的科技台階。
例如先進設備製造廠商深圳匯川技術公司所生產的馬達與控制器,已經能夠與德國西門子及日本歐姆龍等國際大廠一較長短,且過去5年來市占率持續提高。
此時此刻,投資人應該體認到習近平並不會因為已坐穩第三任,就撒手不管經濟;應該避免自己對大陸經濟做出錯誤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