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產業報告

2023年投資展望-綠能產業 多方政策加持 綠能趨勢不可逆(上)


2022-12-11 / 吳念庭
字體大小:

一.總結 :


1.多項政策加持,綠能產業長線發展無疑。


2.因應綠能發展,2025年儲能裝置上看1500MW。


二.重點摘要 :


1.多項政策加持,綠能產業長線蓬勃發展。


(1)為了協助發展綠能,我國政府推出多項政策、補助、與建設,擷取近期幾項比較重要的政策整理如下 (如有疏漏、懇請賜教)



(2) 532能源政策(非核家園)  : 對比對比2016年蔡總統上任,台灣當時發電佔比來源分別為核能12%、燃煤46%、燃氣31%、再生能源4.82%;為了達成非核家園,除了將三座核電廠逐步規劃停擺外,預計2025年達燃氣發電量占比50%、燃煤占比30%、再生能源占比20%。其中,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達20GW (屋頂型8GW+地面型12GW) 、離岸風電5.7GW、陸域風電1.2GW。惟在今(2022)年初,政府表示,因中美貿易戰、台商鮭魚回流,加上半導體產業在台擴廠、用電量大幅增加,造成「分母變大,分子不變」,將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預估值從目標20%下修為15.2%。


(3) 2050淨零排 : 目標台灣2050年發電比重 : 再生能源 60-70%、火力+CCUS 20-27%、氫能9-12%、水力1%。其中,2050年太陽能裝置容量達40-80GW (2025年,20GW),2026-2030年每年新增2GW;2050年離岸風電裝置容量40-55GW (2025年,5.7GW),2026-2035年每年新增1.7GW。且政府規劃2030-50年預計投入9000億預、並帶動民間投資逾4兆元,其中的9000億元預算有近過半的比重將投入再生能源、電網及儲能的規劃建置。


(4) 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 :


a.台灣2021年歷經了513、517以及今年的313大停電,雖然有些為人為因素,非本身發電量不足,但在上述台商回流、半導體擴廠等因素造成用電量急增、加上為因應日益興盛的綠色能源發展,台電於 9M22 編列 10 年 5645 億元的預算,以全面提升國內電網面對突發事故的因應能力,並為2050淨零轉型目標做好準備。


b.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分為三大主軸,分別為「推動分散電網工程」 4379 億元、「精進強固電網工程」1250 億元、及「強化系統防衛能力」 16.9 億元;目前已規劃執行中約3,761億元,其餘1,884億元將續編專案計畫執行。


c.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又可依時間分為 :


ⅰ.短期計畫(2022年至2024年,2年) : 投入871億元,加速辦理執行中的韌性工程並強化系統保護及防衛能力,完成15條輸電線路,直供五個園區、15所變電所新改建。


ⅱ.中期計畫(2022年至2027年,5年) : 投入1700億元,持續推動電網分散及強固工程,完成六條輸電線路,直供二個園區、13所完成節點分群、三所變電所新改建。


ⅲ.長期計畫(2022年至2032年,10年) : 投入3074億元,3大樞紐節點分散工程及相關長程計畫,完成12條輸電線路,直供五個園區、完成20所變電所新改建。


ⅳ.台電表示,電網跟路網觀念類似,南北高速公路在新竹、彰化交會;目前電網則是三條34.5萬伏特(345Kv)的主幹線進行南北串連融通,並於北中南的龍潭、中寮、龍崎超高壓變電所形成三大樞紐,因此只要一個節點出現事故就會影響到全台供電。這次電網改善計畫以「力求分散、持續強固、加強防衛」,從過往集中式電網改為「分散式」,增強韌性,可降低全國性大停電事故機率及及縮小停電影響範圍。


2.因應綠能發展,2025年儲能裝置上看1500MW


(1) 儲能發展背景 : 1) 再生能源屬「間歇性能源」(intermittent energy),如太陽能只能在白天發電,晚上無法供電,發電出力不穩定,必須搭配儲能系統,達到「削峰填谷」方能打造完美的供電體系; 2 ) 強化、平衡電網,降低基載能源(base load power plant)升載、降載頻率、提升供電穩定度及能量轉移。



(資料來源 : 台電)


Ex : 鴨子曲線(Duck curve)


下圖是2016年美國加州某個秋日的用電曲線。橫軸是當天的24小時,縱軸是電網的負載量,以百萬瓩(1MkW)為單位。



(資料來源 : 網路)


灰線是太陽光電的發電量,藍線是我們所需要的電量;太陽能是一種間歇性能源,白天才有電,晚上則無法發電,但是大家晚上回到家要開冷氣、看電視、上網、洗衣服; 所以,這時就跑出橘線,就是扣除太陽光電後的總負載,也就是其他化石燃料(如煤、油、天然氣、核能 )要發的電量。橘線在中午時段因太陽光電充足而負載降低,形狀看起來就像是鴨子的肚子;在日落時段負載升高,就像是鴨子的脖子。


當一個國家的間歇性能源例如太陽光電占比越高,鴨肚子就會越大、造成的電力調度問題就越大,其他做為基載能源(base load power plant)例如化石燃料、核能等,就會為了大量湧入電網的再生能源,要大幅調整運轉排程,弄得不好,還會大停電。


(2) 台灣在能源轉型政策引導之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近年大幅拉高,其中太陽能及風電為主力。不過,再生能源間歇性、時間性、波動性影響電網品質,亦衍生出大量儲能需求,才能快速反應、緩衝,利用及時輸出、輸入能量來維持電網頻率的穩定;台電2020年首次採購取得大型儲能資源,與翰可國際、台普威、台泥綠能、大同公司、以及聚恆等業者合作。2021年513及517停電事故期間,台電就向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服務的合作業者調度12MW的電力,1秒內即快速提供,協助系統穩定頻率。


(3)經濟部設定 2025 年儲能目標 1500MW,在原有的 500MW 功率型儲能(dReg、sReg / 頻率調整)及 500MW 能量型儲能(E-dReg / 削峰填谷)之外,新增由 PV 太陽光電業者在地面光電案場自建 500MW 儲能的「光儲合一」競標機制。除了功能率型儲能中由台電自建 160MW 之外,其餘 840MW 則向民間業者採購;7M21電力交易平台上線,積極發展儲能、因應再生能源併網對電網帶來的衝擊、提高電力系統穩定。



(資料來源 : 台電)


(4)電力交易平台的交易依照時間分為三種:調頻備轉(Regulation Reserve)、即時備轉(Spinning Reserve)、與補充備轉(Supplemental Reserve)。儲能系統業者參與的交易,目前大多是調頻備轉。儲能系統可以做到自動頻率控制(AFC,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由內建的系統主動偵測前一秒的電網頻率,若頻率突然下降,幾毫秒內就會快速反應、自動放電;但是,AFC的缺點在於無法接受台電的控制與調度,且只能偵測前一秒的頻率,無法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動。因此,4M22台電推出了增強型控制邏輯(Enhancement dynamic Regulation, E-dReg),讓儲能具備雙重邏輯,既有AFC自動調頻的功能,同時也可以接受台電的調度;例如一個10MW的儲能系統,其中5MW以AFC的邏輯運作,另外5MW則接受台電的指令,可於夜尖峰來臨時放電,而在離峰的凌晨或再生能源充足時充電,發揮「削峰填谷」的功能;E-dReg是台灣輔助服務市場上交易的商品之一,其收益比dReg與sRege高出約50%。



(資料來源 : 台電)


a.假如電廠頻率出問題


ⅰ.AFC儲能自動頻率控制將會立即啓用儲能系統,在0.2秒之内馬上放電,可支撐15分鐘。


ⅱ.及時備轉輔助服務接棒,及時備轉輔助服務可繼續使用儲能系統或緊急發電機,支撐1小時電力。


ⅲ.再由補充備轉輔助使用緊急發電機支撐2小時電力。


ⅳ.最後IPP(獨立發電廠)廠可接手支撐半天到一天的電力。(民間的緊急發電機在停電時立即開啓,也需要5到10分鐘熱機,才能接棒支援電力行列)



(資料來源 : 台電)


b.2025年儲能設置1000MW,功率型(短時型) dReg及能量型(長時型) E-dReg各配置500MW;其中,台電自有場地建置160MW、購輔助服務840MW;輔助服務包含功率型運用340MW及能量型運用500MW。


c.台電自建160MW規劃 : 高雄路園變電所20MW (台普威,已建置)、台南鹽田光電站15MW (聯合再生,已建置)、龍潭變電所60MW (東元)、彰濱光電站5MW、冬山變電所60MW。


d.2025年規劃太陽光電結合儲能 (光+儲) 500MW,加計前述1000MW、總計1,500MW為目標。


(4) 儲能系統(櫃)以電池作為基礎,電池材料包含 : 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膜;儲能電網用鋰電池的正級材料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大類:鈷酸鋰(LCO)、磷酸鐵鋰(LFP)與三元材料(NMC),目前主要以磷酸鐵鋰(LFP)為主;把上述這些電池材料組合在一起,就成為電池芯 (Cell )、數個電池芯組成一個模組(Module),數個模組合為一個電池包(Pack),多個電池包組成一個電池櫃(Stack);而電池儲能系統簡單來說,就是電池櫃,加上數個管理系統,如: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MS)、電池管理系統(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消防系統(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FES)、功率調節系統(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CS)及溫控系統(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TCS)等,即可組成一個儲能貨櫃。以目前常見的40呎貨櫃來說,貨櫃內約有3000顆左右的電池,可儲存約2-3MWh的電力。


a.BMS(電池管理系統) : 為感知核心,負責電池監測、評估、保護及均衡。


b.EMS (能源管理系統) : 為控制核心,負責數據採集、網絡監控、能量調度等。


c.PCS (功率調節系統) : 為儲能系統的心臟,為決策核心、負責控制充放電過程,以及進行交流、直流轉換及電能雙向轉換。



(資料來源 : 系統電)



(資料來源 : 台電)


 


Share


Tag




【最新文章】



【延伸閱讀】



NewSight是一個追求思辨與獨立思考的財經新聞網站。
我們的團隊希望在資訊爆炸、真假訊息充斥的現在,整合國際財經的最新消息讓投資人能迅速了解最新的國際局勢、提供投資的決策依據。

合作公司 | 啟發投顧 總機:(02)2382-0566 (02)2389-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