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75.1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歷年1月份的第三高表現,但依舊是月減8.9%、年減19.3%,連五黑,主因是受到一月份農曆新春長假期導致的工作天減少、整體終端需求疲弱所致,這個表現仍舊可算是優於預期了,至於展望二月,統計處預估,跌幅將有望收斂。
中華民國經濟部(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數據解讀及細項分析:
2022年12月的年減幅超過兩成,一月的成績已略為縮小跌幅,統計處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復甦效應帶動歐洲手機訂單遞延效應,因此略為好轉,不過整體需求依舊是較為低迷的狀態,若觀察細項,台灣較為關注的資通訊類產品訂單金額為172.3億美元,是歷年同月的新高,總算終結了連續三個月的衰退,這是因為中國需求解封令供應鏈逐步好轉,訂單年增9.8%,但電子產品類別由於客戶尚在去化庫存,終端需求疲軟,因此金額僅達150.3億美元,年減21.8%;更嚴重的是光學產品,鏡頭類產品訂單減少以外,面板市場的供過於求也導致價格下跌,金額達12.8億美元,年減幅高達48%。
經濟部調查:中國復甦對訂單的助益
市場對中國的解封復甦一向寄予厚望,期望可以藉此帶動需求,促使經濟回溫,但據調查發現,目前中國的解封帶來的效益仍然有限,中國的解封在1月對廠商是否有影響的調查中,超過七成的廠商認為不受影響,僅有7.6%認為有助於訂單增加,另外還有5%的廠商反倒認為低價搶單、確診停工等因素導致了訂單的衰減。不過對於二月的展望,看好中國助益的廠商略為提高到了約一成左右,不受影響的廠商略為下降至66.8%,顯示樂觀情緒略有提升,但多數廠商依舊認為全球經濟因素才是左右接單多寡的核心因素。
總結與展望:
統計處認為,雖然是連五黑的成績,但5G、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高科技領域中台灣仍然是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並且這些需求也持續增溫,同時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上的優勢保持,預料第二季將會好轉,估計為460-480億美元,月減3.2%到月增1%、年減6.9%至10.8%,雖是連六黑,但跌幅將可縮小,不過大環境通膨、升息壓力仍在,再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依舊,烏俄戰爭及美中科技戰仍未止歇,全球大環境的壓力猶在。